2021-11-08 13:50:14|已瀏覽:433次
“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讓成為技能型人才也成為年輕人的自主選擇,才能有力緩解當前社會的教育焦慮!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到2025年,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辦學格局更加優化,辦學條件大幅改善,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在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方面,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加強省級統籌,確保公平公正。
其中,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擴大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引起輿論關注。一些行業公眾號發文,甚至稱之為“中國的二次‘高考改革’”。
事實上,我國早已推出技能型高考,但其關注度遠不如普通高考,而2019年新增的職教本科——職業技術大學也被部分學生和家長認為是比普通本科低一層次的本科。因此,要提高“職教高考”的吸引力,鞏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有必要推進讓更多本科院校通過“職教高考”招生,并堅持職業教育定位,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吸引力,由此給學生多元成才選擇,緩解家長的中職焦慮、恐慌,為當下的“雙減”創造良好的環境。
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高職院?荚囌猩c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這就是推進分類高考。但是,由于技能型高考只是針對高職院校招生,因此,技能型高考受關注度不高,也沒有充分起到高考分流的作用。
“職教高考”,顧名思義,應是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考。那么,哪些院校屬于舉行職業教育的高校?這對推進“職教高考”至關重要。根據最新《意見》精神,通過“職教高考”招生的院校將包括高職院校、職業本科院校以及部分應用本科院校!兑庖姟芬蔡岢,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按照專業大致對口原則,指導應用型本科學校、職業本科學校吸引更多中高職畢業生報考。當然,這些院校也可通過普通高考招生。
在筆者看來,職教本科、部分應用本科院校也通過“職教高考”招生,可提高“職教高考”吸引力,這意味著更多中職學生可通過職教高考進入本科院校,拓寬了中職學生的升學選擇。但這還不夠,從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與學校的辦學看,除了職教本科、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外,我國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應該舉辦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而且,有的綜合性大學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專業,也應該進行職業教育,這些院校和專業也是可以通過“職教高考”招生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無疑會更快地建立起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平等發展,且互相融通的教育發展局面。學生進中職學技能,也將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隨著“職教高考”的推進,中職、高職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可能會導致偏離職業教育定位。這一趨勢在職業院校的具體辦學中已經出現,如有的中職學校追求升本率,出現中職“普高化”。
要避免這一問題,首先應該進一步清理輕視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與人才評價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資待遇與社會地位。比如,取消對初中、高中學校的升學率評價,以本科率評價高中辦學,其本質就難免有歧視高職的嫌疑。其次,應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職業院校要以就業為導向辦學,就必須擁有靈活的自主設置專業、課程,改革教材和人才培養模式的空間。再次,需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對職業教育辦學投入不足,也將導致部分職業院校辦學存在低質化的問題。因此《意見》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則是希望利用上市公司、行業企業的資源,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這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只有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讓成為技能型人才也成為年輕人的自主選擇,才能有力緩解當前社會的教育焦慮。為此,各地應切實落實《意見》提出的要求,實現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的目標。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